2018年,李定宁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:“我这么多年只做一件事,那就是象牙雕刻。”对李定宁而言,一件牙雕便是一个天地。他将牙雕作为其物质需求与精神寄托的载体,融其心身,并倾注了一辈子的心血与才情,其命运、人生的酸甜苦辣与牙雕行业的兴衰、沉浮联结在一起。其子李斌成说:“我爸在家里,除了牙雕,其他事情几乎是充耳不闻。你跟他说话,他却神游在牙雕艺术中,我们家人都习惯了……”
以港聚产、以产兴城、以城促港,进而实现港产城融合,是全球港城的客观规律和实践路径。港口是支撑,产业是核心,城市是载体,三者深度融合、相互赋能,在历史演进与时代选择中,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。
汉堡港口新城,背靠德国最大的综合性港口汉堡港,是欧洲现阶段最大的内城改造项目,总面积达157平方公里,汉堡港区与城区空间关系密切,被称为“被港口包围的城市”。
广州南沙新城,一个因港而生、因港而兴的滨海新区,拥有华南重要的综合性枢纽港区——广州港主力港区南沙港,正加快发展临港产业,推动港产城联动。
不同的港口与城市关系形态,都指向了世界港城的一种规律——港口带动城市兴起,城市进而支撑港口实现高质量的港城一体化发展,最终港城一体竞逐深海。(相关阅读:从一港到多港:以港为名的城市突围|再造新广州 跨国调研行)
德国汉堡港口新城
港城互为一体,编织融合空间
汉堡港口新城,建于一个半废弃的旧港口之上,这里曾是汉堡的主力港,更是欧洲通往美洲乃至世界的门户之一。
汉堡港与城市的发展经历了以易北河自由通行、免税权及航运系统从内河扩展到海洋为标志的相互促进发展周期,也存在因工业革命导致港城割裂的彼此疏离阶段。在充满商机与活力的自由港时期后,城市发展与港口扩张开始产生用地重叠与冲突,港城相互制约。
汉堡港口新城。资料图片
1997年的港口节,汉堡市长正式宣布了港口新城开发计划。他特别强调,港口新城的开发,不会再像“珍珠项链”计划那样零敲碎打,也不会重蹈伦敦滨水区功能过于单一的覆辙。而是将构建居住、工作、文化、休闲等多元城市功能,再造一个汉堡新中心。
为了抓住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,汉堡创造了一套“产业—空间—机制”的总体发展方略。比如港口新城的基本空间结构,以及将功能混合作为首要开发原则。同时遴选出八大代表未来的新兴产业方向,并由政府牵头分别搭建产业平台——集群之桥,形成紧密协作的产业生态。再引导企业在城市的优先发展区域布局,从而形成产业和城市共荣的良性飞轮。
而港口新城在其中的地位至关重要,他不仅是聚集媒体和创意产业的优先发展区域,而且是汉堡中心城区的拓展,因此是名副其实的城市一号工程。
在自由贸易区行政撤建后,新的汉堡港更加体现了“港城融合”的特点:港在城里,城在港中,还港于民。长期围绕港口发展需要的金融、保险、贸易、旅游等配套服务业渐成体系,推动汉堡成为德国仅次于法兰克福的第二大金融中心,以及生物医药、清洁能源等新兴产业组团,使老港区焕发新城活力,开始实现港城全面融合。
广州南沙新城
港城空间分离,谋求功能耦合
广州南沙,因港而立,依港而兴,港口是南沙得天独厚的巨大优势,南沙港的建设推动南沙这座滨海新城的起步与扩容。
南沙是广州唯一同时拥有山江海田城独特空间特质的城市片区。资料图片
2004年9月28日,南沙港区一期4个深水泊位建成投产;2005年,南沙行政区设立,围绕港口发展经济,明确了“港口战略+工业化+重型化”的发展方向。
随着汽车、造船、石化、钢铁、重型装备制造业相继落户,产业聚拢人口,南沙城市化进程加快,黄阁、金洲—蕉门一带作为最先开发的区域,城市雏形逐渐显现。
此后的二十年里,港与城互动深入,在南沙港的助推下,南沙的城市定位发生改变,由最初的重工业基地逐渐向综合化发展,到集广东省唯一国家新区、广东自贸区最大片区、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等国家重大战略于一身。
在这一过程中,城市形态也在不断演变。在发展早期,南沙港与南沙中心区受江河入海岔口切割和开发中的围垦地阻隔,形成一种港城分离的跨越式的空间拓展关系。近年来,凫洲大桥、南沙港快速等交通线的建成,为港城融合创造了良好条件。
协调好港城关系是南沙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的关键。南沙港建港时间短,港城一体化程度较低,现代化港城关系的转变,并非简单的空间一体化,而是空间结构层面实现海陆统筹的功能一体化。
根据南沙“一核四区”发展布局,南沙积极拓展临港与离港产业腹地,围绕南沙港所在的龙穴岛,以及周边万顷沙的临港产业发展空间,将打造龙穴岛航运物流区、南部枢纽新城片区。
以南沙港为基础,南沙正全力推动海港、空港、信息港、金融港、人才港“五港联动”发展格局。建强“海港”,建立健全临港经济区建设体制机制,构建以“航运物流—临港工业—现代服务—智慧科创”为核心的临港产业体系,争取在南沙综保区实行更加开放的监管政策,推动“港—区—城”融合发展。
海洋城市需要依托港口形成强连通,形成区域性的先进城市群效应。作为广州唯一的出海口,南沙要适应海陆交融的自然本底,用好港城之间的黄金水域,构筑未来城湾空间格局,也要激发港城联动融合发展,建立海港城市新标杆。
更多阅读:
从一港到多港:以港为名的城市突围|再造新广州 跨国调研行
再造新广州,为何需要来一场跨国调研?
专题|再造新广州 枢纽大问策
策划:林焕辉 龚晶 陈思勤
统筹:陈思勤
撰文:柳时强 吴冠霖
调研组:林焕辉 陈思勤 柳时强 周甫琦 刘珊 钟晓宇
热点资讯